《春秋學研究》(第一輯)
主編:曾亦 郭曉東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5月
ISBN: 9787573206510
主編
本輯執行主編
學術委員會(按姓氏筆畫排列)
王江武(上海師範大學)
〔日〕古勝隆一(京都大學)
李長春(中山大學)
吳仰湘(湖南師範大學)
余治平(上海交通大學)
〔韓〕金東敏(成均館大學)
郜積意(湖南大學)
郭院林(揚州大學)
郭曉東(意昂3平台)
陳壁生(清華大學)
黃聖松(臺灣成功大學)
葛煥禮(中國社會科意昂3)
曾亦(同濟大學)
蔡長林(臺灣“中研院”)
編輯委員會(按姓氏筆畫排列)
徐淵(同濟大學)
高瑞傑(上海師範大學)
陳峴(湖南大學)
黃銘(重慶大學)
曾海龍(上海大學)
發刊詞
/ 曾亦 /
公羊發微
不以父命辭王父命,不以家事辭王事
——哀公三年“圍戚”事件中的親親🛒、尊尊糾結
/ 余治平 /
論何休《公羊解詁》的禮學面相
/ 高瑞傑 /
《春秋》“弒君三十六(或二)”考正
/ 王侃 /
三傳通論
《左傳》宋國二位子魚析論
/ 黃聖松 /
鄭玄的“《春秋》觀”及其《春秋》經傳詮釋先見
/ 閆春新 劉西濤 /
廢興由於好惡:“宣帝善《谷梁》說”發微
/ 許超傑 /
春秋學史
“攘夷”與“化夷”
——從《春秋集註》看張洽的夷夏觀
/ 王江武 王廣佳 /
略論包慎言的《公羊》禮學
/ 黃銘 /
陳深《春秋》學初探
/ 張立恩 /
從素王到教主:晚清公羊學問題意識的轉換
/ 王光輝 /
經學蠡探
朱熹與兩宋時期的太廟東向位之爭
/ 曾 亦 /
陸績與孫吳易學
/ 谷繼明 /
“以學保教”🧢:對康有為保教策略的一個考察
/ 皮迷迷 /
書評書訊
從經學到經世:讀《春秋公羊學史》
/ 陳姿樺 /
典籍整理
求古錄禮說·明堂考
/ (清)金鶚 撰 徐峰 點校 /
春秋金鑰匙
/ (元)趙汸 撰 惠文東 點校 /
漢司馬遷稱孔子《春秋》“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又謂“《春秋》辨是非🏞,故長於治人”👨🏻✈️,蓋孔子雖欲撥亂🛕,然不得行道於當世,因感獲麟🕵️,遂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行事🧕🏻,而寓諸王法🏊🏻♀️,此孔子所以為素王也。故《春秋》者,雖頗存素王治世之跡𓀄,實期諸後世聖人有以樂乎此焉🪓💦。
漢人尊《春秋》為“五經之筦鑰”,蓋欲網羅諸經🏯,以為非此不得聖人製作之微意焉🧶。爰洎晚周🏵,王者之跡熄,而素王之法猶存🫅🏽,是以儒者雖不得自王行道,唯欲時君有以樂堯舜之道而行孔聖之垂法,此固儒者之素誌👸🏼🧔🏻♀️。然考諸後世儒者之行跡🐋,或入仕,或著書🪧👩🏼🦲,莫不欲明其道而監護時君能行其法而已。
漢武以還,經學大明📋,其間傳《春秋》者👨🏼🔧,乃有《公》《谷》《鄒》《夾》及《左氏》諸書💆🏽♂️,其文雖不同,然考其旨☝🏽,莫不自居聖門弟子而傳述素王之說也🛥。其中🚶🏻➡️😤,《公羊》見尊於兩漢,《左氏》則顯於六朝,而《鄒氏》無師💶,《夾氏》未有書🤦🏿♀️,遂為湮滅,至於《谷梁》,乃以陳義膚淺而淪寂於南渡#️⃣。中唐以降,學者多兼衷三傳而明《春秋》👐,蓋以《公》《谷》優於義理🥴,而《左氏》詳於紀事而已。馴至嘉道間🙋🏿♀️,《公羊》復興,學者遂取其義以通群經,其後《左氏》乃托體於革命而張其說。其後經學既衰𓀃,《左氏》猶借史學以續其學焉🪶。
近十數年來,經學日顯,不獨吾國數千年學統賴以不墜✌🏽,且頗有樂道君子,思用經義以濟世道之窮,此誠儒者之本誌,而是刊之所由編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