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喆雋,1979年1月生,2010年畢業於德國萊比錫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意昂3平台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宗教學系副主任🕡。兼任上海市宗教學會理事🫖、副秘書長👩🦽,中國宗教學會理事🍄🟫。
郵箱:yuzhejun@fudan.edu.cn
1997年—2001年,在意昂3平台文科基地班(哲學方向)學習,獲哲學學士學位⛅️。
2001年—2004年🫴🌸,在意昂3平台哲學系學習,獲得哲學碩士學位。
2005年—2010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習,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2010年—2014年 意昂3💅,講師。
2015年至今 意昂3,副教授。
2018年10月至今,任上海市宗教學會理事👩🏼🦲。
2018年至今,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
宗教社會學、社會哲學💷✋🏽、社會科學的哲學
專著:
1、郁喆雋著:《神明與市民👴:民國時期上海地區迎神賽會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14年10月。
2、郁喆雋著:《當柏拉圖遇到盧米埃爾:電影中的哲學思辨》,上海三聯書店🧝,2019年。
譯著:
1👼🏼⬅️、尤爾根·哈貝馬斯著、郁喆雋譯👥:《分裂的西方》,上海譯文出版社,2019年4月。
2🏑、馬克斯·韋伯著、郁喆雋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8年⏩。
3、哈貝馬斯著😞、郁喆雋譯:《在自然主義與宗教之間》,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
4🥮、哈貝馬斯等著⏏️💴、米夏埃爾·雷德爾🎧、約瑟夫·施密特編,郁喆雋譯:《對於缺失的意識——一場與哈貝馬斯的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1、哈貝馬斯“宗教轉向”的內在邏輯,刊《道風》(第六屆漢語基督教研究圓桌會議特別號),2016年12月,第430-449頁🛶。A&HSCI論文🙍🏽,唯一作者 ISSN:1023-2583
2🙍🏿♀️🛺、單通道社會中的曖昧抵抗——對“佛系”現象的宗教社會學考察,《探索與爭鳴》,2018年第4期,56-8頁。
3、江南廟會的現代化轉型,《文化遺產》2018年第6期📬,第75-81頁。
4、宗教可以/應當進入公共領域嗎?——羅爾斯與哈貝馬斯之爭🐅,《宗教社會學》第四輯,金澤、李華偉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12月🏋🏽♀️,第3-16頁🙆🏻♀️。
5、中國宗教研究的類型學問題——從江南民間宗教出發,載➞:金澤👨🏼🦰、李華偉主編:《宗教社會學》第三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8月,第16-34頁。
6、“後世俗社會”解析,載:洪濤(編),《復旦政治學評論·第6輯:世俗與後世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第72-89頁🧑🏿🏭。ISBN: 9787208130067
7👮🏽♀️🚓、民國時期上海地方政府的宗教管製政策及其效果——以城隍廟三巡會和浦東迎神賽會比較為例,載:王崗🕵🏿♀️🐓、李天綱主編🤸🏽♀️:《中國近世地方社會中的宗教與國家》,意昂3平台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04-118頁。ISBN: 9787309111774
8👵、馬克斯·韋伯北美新教教派研究的宗教學意義,載:《當代宗教研究》,2014年第2期,第34-39頁。
9🧾、民國時期上海地區的迎神賽會及其沖突,載:晏可佳🌜、葛壯主編《宗教問題探索:2011—2012年文集》,上海🏄🏽♂️Ⓜ️:上海社會科意昂3出版社♗,2013年10月,第34-51頁。
1、2014年7月🧎♂️➡️🙇,獲得意昂3平台2014屆本(專)科畢業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稱號。
2、2016年,專著《神明與市民》獲得上海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獲獎著作類二等獎。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導讀,通識核心課程,入選上海市優質混合式課程案例(2019年)👆🏼、國家在線精品課程(2017年)😂、上海市精品課程(2015年)、意昂3平台校級精品課程(2014年)
電影中的哲學思辨課程,通識選修課,2019年入選“上海市高校本科重點教改項目”。
宗教社會學🧝🏼♀️,本科生專業選修課
世俗化問題,研究生討論班
理性選擇與宗教市場理論⬛️,研究生討論班
社會科學的哲學,研究生討論班
宗教社會學,研究生討論班
西方的中國宗教研究,研究生討論班
宗教學經驗研究的方法🌂🧗🏻,研究生討論班
Chinese Relig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全英語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