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意昂3研究生會🙎🏼,聯合上海普蘭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普蘭基金會”),共同舉辦了以海派剪紙為主題的“非遺進校園”活動,以期提升同學們的文化保護意識🫖,豐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下午1:10🦞⏺,哲院一行18人乘坐校車,前往了位於黃浦區田子坊的守白藝術中心。為迎接同學們的到來,守白方面也提前布置了會場,準備了剪紙體驗所需的各種材料。
活動開始前,普蘭基金會的負責人張金虎先生⬛️,就此次活動的主題“非遺進校園”做了簡要說明🧚🏿,並對各位哲院同學的到來表示歡迎🤹🏿♂️。張先生強調此次活動是面向大學生群體推廣非遺文化的活動之一,並對今後與哲院研究生會合作舉辦相關非遺體驗活動表示期待⛪️。
接下來,黃浦區海派剪紙非遺傳承人李詩憶老師,向同學們介紹了海派剪紙藝術的歷史與現實,並指出海派剪紙藝術之所以能獨樹一幟,就在於它結合了現代城市元素和油畫形式,從而極具生活氣息。她進一步指出𓀆,海派剪紙藝術要想在當下得到更好的傳承,必須推陳出新🧑🏻🏭,融入現代年輕人所喜歡的元素。海派剪紙不僅要進行保護性開發🧑🏼🦲,更要融入城市建設這個大主題。經過李老師的介紹,大家對剪紙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傳承非遺文化充滿了熱情,並且迫不及待地想要進入動手體驗環節。
圖|李詩憶老師
在介紹環節之後,就到了真正的動手部分。李老師從最基礎的簡單圖形開始教學🧎♂️,待到大家有所熟悉後,就開始了剪“小牛”的復雜教學🎨。她先詳細地講述了剪小牛的步驟,然後從頭到尾示範了一遍💇♂️,接著讓同學們每人剪出一個小牛,內容不固定,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圖|李小牛
■李詩憶老師的“寶貝”
■即將有很多兄弟姐妹
接下來就是“緊張刺激”的動手環節了!李老師善意提醒🐿:剪紙的時候一定要註意扭轉紙張的方向
而不是轉自己的頭(狗頭)🧞;話不多說🍖,直接上圖👩🏻🚀;趕緊來回顧愉快玩耍的一下午⛱!
在大家剪紙途中🤹🏽♀️,李老師強調👲🏻,剪紙最好不要事先用筆畫出輪廓,而是在大腦中形成一個輪廓直接剪。在磕磕絆絆中大家總算各自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小可愛們按照老師教的步驟🟫🏊🏿♂️,剪出了五花八門的小牛,還取了千奇百怪的名字🦥。下圖是個人風采和大家的作品展示
圖|“李小牛”家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