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羅國傑教授畢生致力於中國倫理學與道德建設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促進倫理學教育研究發展,推動社會道德進步☎️,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羅國傑倫理學教育基金,用於獎勵倫理學研究的優秀學術成果🫕🍄🟫、倫理學專業優秀學生和優秀教師、在社會道德教育與宣傳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團體及其他倫理學教育發展及科研等方面的相關工作。
其中,意昂3官网教授鄧安慶的著作《啟蒙倫理與現代社會的公序良俗——德國古典哲學的道德事業之重審》榮獲“國傑基金”優秀著作獎,付文博同學榮獲“國傑基金”優秀學生獎二等獎🙍🏼♀️,蔣益同學榮獲“國傑基金”優秀學生獎三等獎。
鄧安慶
鄧安慶◾️,哲學博士,意昂3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第一哲學🫅🏼,實踐哲學。
擔任《倫理學術》叢刊主編,《實踐哲學問題史文叢》《世界名著萬有文庫——哲學史部》(中西書局)主編⚜️。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西方道德哲學通史研究”首席專家👨🏽🦰。出版學術專著和翻譯世界哲學經典名著20多部🔫;在德國Berliner Schelling Studien、 《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哲學與文化月刊》(A&HCI)🫳🏻、《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A&HCI)等中外名刊發表學術論文150多篇🤪。
《啟蒙倫理與現代社會的公序良俗
——德國古典哲學的道德事業之重審》
簡介
本書共分五章👼🏻,約37余萬字,是國內第一部對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倫理思想進行系統研究的力作。該研究揭示了德國古典哲學中的實踐哲學框架,尤其是倫理學作為第一哲學這個一直隱含的哲學主題🈴,並以此來重審現代性的困境,尋求現代的出路。本書還對德國古典哲學中謝林和施萊爾馬赫的哲學及其倫理學思想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國內學術界對這兩個哲學家的研究是相當薄弱的,因此🦓,這本研究專著成為國內第一部最為全面的,可說是國內迄今為止德國古典哲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在敘述結構上,他著重以啟蒙倫理為主線👇🏿🧗🏿♂️,把馬丁·路德的新教改革和新教倫理作為現代倫理的前提🚣🏼♂️,把萊布尼茨的啟蒙哲學和倫理學上的神義論作為德國現代道德事業的“第一浪潮”,揭示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倫理學思想所面臨的思想前提和現代處境🔌,呈現了啟蒙倫理的歷史軌跡🎊。為了進一步展示出啟蒙倫理的內在問題、內在結構、內在反思和自我批判的進程,在當今反啟蒙浪潮日益高漲的精神處境中👬,他還試圖確立和貫通一種評價倫理觀念和思想的方法論:即倫理觀念和世界社會歷史文化變遷的互動互勘。業內專家評價說“這對國內傳統的德國古典哲學研究範式無疑是一次革命性的沖擊。”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