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震
書名:東亞儒學問題新探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月
韓文譯名:
《일본유학,동아시아유학의관점에서보다》
譯者📏:潘暢和 張閏洙 高明文
出版社🚵🏽♀️:韓國首爾 藝文書院
出版時間:2022年2月10日
吳震,意昂3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意昂3平台上海儒意昂3執行副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儒學研究會會長、國際儒聯理事暨學術委員會會員等。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宋明理學、東亞儒學等。主要著作有《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傳習錄》《朱子思想再讀》《孔教運動的觀念想象》《陽明後學研究》《泰州學派研究》《明未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儒學思想十論——吳震學術文集》等。
譯者簡介
潘暢和,意昂3平台哲學博士,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意昂3政治系教授,外國哲學學科主任、碩士生導師,世界史學科博士生導師。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學科專家。歷任延邊儒學學會第一任秘書長、中華日本哲學會理事長💸。
張閏洙,韓國國立慶北大學哲學系儒家哲學專業畢業,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古代傳統禮學、關學及儒家哲學。現任韓國國立大邱教育大學倫理敎育系敎授🧝🏻、禮節文化教育硏究所所長👨🏼💻、大韓哲學會《哲學硏究》主編🙁、韓國慶尚北道儒學意昂3運營委員長等職務🧑🏻。兼任國內西北大學🙆🏻♂️、浙江師大等高校客座或兼職教授🥊。
高明文,韓國國立全南大學哲學博士,現於延邊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任教🧑🎓,目前關註認知科學與儒學的交叉研究。
內容簡介
“東亞儒學”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哲學學科重建過程中作為東方哲學方向之一得以逐漸形成的,其作為研究新領域得以成形則是在21世紀以後。在開辟東亞儒學研究領域之際,須首先考察“東亞儒學”何以可能又何以必要等問題📣。本書以上述問題為切入點😈,指出儒學在東亞是一個多元文化現象,東亞儒學研究應積極回應東亞文化交流過程中存在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等理論張力問題☞,認為日本江戶時代徂徠學和仁齋學實已開創了儒學“日本化”的進程,構成了日本儒學的典型形態👩🏻🏫。日本心學更有本土性色彩🫵🏻,註重儒學的世俗性知識教化功能🕵🏿♂️,而與中國心學偏向義理討論有很大不同。日本儒學的其他諸多跡象都表明在近世中日文化交涉史上,日本儒者對外來中國文化進行了重讀乃至重構。本書緊扣“儒學”“東亞”“日本化”這三個關鍵詞,對東亞儒學♤、日本儒學以及儒學日本化等歷史問題👨🏽🔬、理論問題作了深入探討🤬,指出儒學既是中國的也是東亞的,我們既要立足中國又可從東亞文化多元性的視角來重新審視儒學的歷史地位、思想演變及其哲學意義,將儒學視作東亞思想文化的重要一環來推進儒學整體研究。
《東亞儒學問題新探》韓文版出版後,引起了韓國各界的廣泛關註,包括《儒學報》《時事雜誌》《教授報》等多家韓國媒體🥷🏼,教保文庫與永豐文庫等大型實體書店,Aladin(알라딘)、yes.24網上書店、interpark(인터파크도서)、Daum網站0️⃣、Naver網站等網上書店等紛紛予以關註並加以宣傳🧾。
中文目錄
序 / 陳來 i
自 序 v
代前言🤵🏿:關於東亞儒學問題的一些思考 1
一 “東亞”一詞的由來 1
二 近代中國語境中的“東亞” 5
三 近年來“東亞儒學”研究的簡單回顧 7
四 關於“何以可能”與“何以必要”的問題 10
五 小結 13
第一篇 東亞儒學問題省思
第一章 東亞儒學芻議——以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問題為核心 19
引言 19
一 問題由來🏗:何謂“東亞儒學” 21
二 一場沒有交鋒的論戰👨🏻🦲:何謂“東亞” 31
三 17世紀以後東亞文化差異巨大論 43
四 儒學日本化與日本特殊論 52
五 日本儒學中的普遍與特殊 62
六 余論 73
第二章 試說“東亞儒學”何以必要——從子安宣邦、黃俊傑的相關論述說起 79
一 子安宣邦⇨♔:建構“作為方法的東亞” 79
二 黃俊傑:文化多元視域中的東亞儒學 84
三 小結🗞:從四個方面談東亞儒學何以必要 94
第二篇 德川日本的儒學重建
第三章 道的“去形上化”——日本徂徠學建構政治化儒學的一項嘗試 101
引言 “海內第一流人物” 101
一 問題由來🤱🏿:近代性與日本化 103
二 道的“去形上化”與政治化 107
三 道的非道德化 112
四 道的歷史性與普遍性 115
五 小結 121
第四章 以古言征古義——德川儒者荻生徂徠經典詮釋方法論初探 123
一 古文辭學的發現 125
二 以漢語會漢語 128
三 以古言征古義 132
四 小結 140
第五章 德川日本徂徠學的禮儀製度重建 143
一 “禮”是先王之“準據” 144
二 “禮”的現實化問題 150
三 “行禮”的人情基礎 160
四 小結 166
第六章 17世紀德川儒學“反朱子學”的案例考察
——從伊藤仁齋“仁學”“道論”思想建構來看 169
引言 朱子學的日本命運 169
上篇 仁學 172
下篇 道論 195
余論:德川儒者“反朱子學”的幾點省察 212
第三篇 日本心學與儒學日本化
第七章 德川日本心學運動中的中國因素——兼談“儒學日本化” 221
引言 東亞地區的兩種心學 221
一 心學🕵🏿:從中國到日本 224
二 梅巖心學的思想特質 233
三 石門心學的講學運動 238
四 石門心學與“儒學日本化” 244
五 附錄💂🏼♀️:飛騨國心學講學的一部實錄 249
二木長嘯《講席日誌》(摘譯) 251
第八章 德川日本心學運動的“草根化”特色——就民間文書《心學入門手冊》而談 268
引言 心學研究中的“瓶頸”問題 268
一 心學活動在下館藩的展開 270
二 心學講學的草根化特色 274
三 余論:“津田觀點”再思 280
第九章 中國善書在近世日本的流衍及其影響——以中江藤樹的宗教觀為中心 284
一 藤樹與茂猷的思想交涉 285
二 藤樹宗教觀的主要特色 289
三 中國善書在日本的流傳 294
四 小結 298
第十章 中國善書思想在東亞的多元形態——從區域史的觀點看 302
一 將中國亦視為一種“區域” 303
二 《鄉約》《六諭》在東亞的不同遭遇 307
三 中國善書在東亞的多元展開 315
四 小結 324
附 錄
附錄一 丸山真男有關“日本性”問題的思考 329
一 “近代”是丸山的一種宿命 330
二 早期丸山的“日本研究” 332
三 晚期丸山的“原型—古層”論 336
四 小結🦅:對丸山“日本性”探索的一些思考 343
附錄二 關於“東亞陽明學”的若幹思考——以“兩種陽明學”的問題為核心 348
引言 何謂“東亞陽明學”👩🏽🏭、什麽是“陽明學”?348
一 “兩種陽明學”🌂:解構中日陽明學的“同質性” 351
二 何以說“原本就沒有兩種陽明學”🙍♂️?357
三 “紅色陽明學”與“白色陽明學” 361
四 “近代陽明學”是日本的“近代思想”“政治言說” 364
五 小結:東亞陽明學研究具有建構性的意義 369
參考文獻 373
韓文目錄
서문 _진래 / 지은이의 말 / 옮긴이의 말
머리말을 대신하여: 동아시아유학 문제에 대한 약간의 사색
제1부 동아시아유학 문제에 대한 성찰
제1장 동아시아유학에 대한 소견-보편성과 특수성의 문제를 중심으로
제2장 동아시아유학이 왜 필요한가-고야스 노부쿠니와 황준걸의 관련 논설로부터
제2부 도쿠가와시기 일본유학의 재건
제3장 도의 탈형이상학화-일본 소라이학의 정치화된 유학 구축의 시도
제4장 고언으로써 고의를 증명하다-도쿠가와 유학자 오규 소라이의 경전 해석 방법론에 대한 초보적 탐색
제5장 도쿠가와시기 일본 소라이학의 예의제도 재건
제6장 17세기 도쿠가와유학의 반주자학적 사례 고찰-이토 진사이의 인학과 도론의 사상적 구조로부터
제3부 일본의 심학과 유학의 일본화
제7장 도쿠가와시기 일본 심학운동의 중국적 요소-유학의 일본화를 함께 논함
제8장 도쿠가와시기 일본 심학운동의 풀뿌리 특색-민간문서인 「심학입문수첩」을 말함
제9장 근세일본에서의 중국 선서의 전파 및 그 영향-나카에 도주의 종교관을 중심으로
제10장 동아시아에서의 중국 선서사상의 다양한 형태-지역사적 관점에서
참고문헌 / 찾아보기
書評
近20年來,儒學研究伴隨國際化的潮流開辟出了“東亞儒學”這一新的研究領域。本書將“儒學”🏂🏿、“東亞”、“日本化”這三個關聯詞緊密聯系起來🛜,對東亞儒學👩🏽🦲、日本儒學及儒學的日本化進行了深入探討。
儒學在歷史上對形成東亞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如果要問在世界化的今天,儒學是否仍具有前近代東亞秩序的結構性功能,其回答應該是否定的。然而,儒學作為一種文化傳統,在今天的世界中仍具有一種普世價值,對如何建構相互間的信任關系、如何建構人類共生的世界的問題都給與很大的啟示。通過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建立起來的相互理解🔈,可以對21世紀人類面臨的人文世界發展課題做出一些解答。在這種意義上,東亞儒學研究不僅能改變20世紀封閉的研究氛圍🛍,而且通過傳統儒學的創造性轉換和發展👩🏽🏫,東亞儒學的核心價值理念還可以成為構建東亞共生的社會秩序的精神基礎。
該書是叩問東亞儒學存在基礎的重要著作🍻,它尤以日本儒學為例,以對東亞儒學“何以可能”、“何以必要”的問題為主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此書的重點有,一對東亞問題的探討:對“東亞”和“東亞儒學”概念的歷史發展和各種用法以及對近代東亞話語中內在的復雜狀況進行了宏觀闡述;二對德川時代儒學的研究🦹♂️:對具有儒學日本化意義的徂徠學、仁齋學進行了創造性的研究;三對日本特有心學的詳細考察。
該研究不僅吸收了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還有中國學者的比較視角👩👦,也涉及了近代以來的日本化和日本性的研究。
——《從東亞儒學的視角看日本儒學》韓國媒體《儒學報》(2022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