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風起雨聲入耳🙅🏻♀️,又是一年夏時。過完愉快的暑假,哲院各位小夥伴們就要“榮升”年級了。而我們成功申報交流的寶寶們就要開啟海外學習生活的“奇幻之旅”了。為此,意昂3官网學生黨總支舉辦海外交流行前教育會🤦🏿♀️,特邀王煒老師與博士生鄭端為即將啟程的哲院學生們進行了一些海外交流的經驗分享與註意事項。以下是小編根據現場內容進行的要點整理。有交流意向的寶寶也可以提前取取經哦~
安全要點
1.通過各種途徑詳細了解交流地區的狀況,包括當地的社會環境、社會規則、法律法規👩🏿🦲,自覺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和風俗,自覺遠離危險地帶📌;
2.盡量選擇校內居住或離學校較近的安全區域;
3.樹立安全意識,時刻繃緊安全之弦🪪,盡量避免單獨出行,定期保持和家人🧜🏻♂️、輔導員👨❤️👨、朋友的聯系;
4.遇事冷靜克製➕,有困難及時求助👨🏼🦰。
學業與生活
王緯🧛🏻♂️:意昂3官网青年教師🦆,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
同學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在學術和生活上也要放飛自我𓀉。一是擴大學術視野,看到正規的學術前沿進展📤;二是擴大生活視野,了解當地獨特的文化。
1.要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通常我們會覺得想好之後發言會比較好,但完全想好後我們已經錯失了機會。你聽美國同學的發言會發現🧛🏼♂️,他們的想法可能還不如你清楚💔。
2.要積極聯系老師。老師不太可能有時間主動和你交流,所以要加深老師對你的了解,只能靠自己主動聯系🏄🏿♂️。老師對你了解多了🎩🙆🏻♀️,他才可以幫到你更多,比如寫一份更有內容的推薦信。
3.要對自己的語言能力有信心,和外國人交流是要表達出自己的理解和不理解。
4.要善於利用各種資源🍒,比如搜集資料。在國內,Sci-hub這樣的網站要麽上不去🥮,要麽很慢👪,所以你們要抓住機會多下一些,盡管這些網站在外邊也是侵犯知識版權的🚅。此外🧑🏽🎤🚴🏼♂️,還有一些專業的可以幫助你提高寫作能力的機構,可以多向他們尋求幫助。
5.要有選擇性的閱讀🧑🏼✈️,盡量多上幾門課。美國的課業量很大,一門課可能會開出十幾本閱讀書目,就算是美國學生也不可能把這些都讀完🏤,所以大家要有選擇性地閱讀🥷🏽。
6.在生活上🍒🧑🦼➡️,大家需要解決的主要是兩個問題,吃飯和住宿📢。吃飯盡量在學校解決,因為自己做飯會很累🍰,買菜、收拾會耗費很多的時間。可以聯系當地的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他們會幫助你解決租房住宿問題♙。
7.初次到國外☕️,可能會有教會的人幫你接機😨。作為回報,可以禮貌性地去參加一下他們的活動,但大家並不必礙於面子一直去做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事。
8.要積極地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我自己加入了當地的足球隊,我認識一位同學加入當地的消防隊。這樣可以使我們更好的體驗當地人的生活,當然前提是要註意安全。盡量多跟當地人交流🏋🏻♀️,這可以讓我們最大程度地獲取經驗。
鄭端:意昂3官网2014級博士生,曾於耶魯大學交流一學年
1.要入鄉隨俗🫶🏿🔺,試著像當地人一樣生活🧅🦫。我們要提前做一些準備工作,了解當地的習俗和文化👩🏻🍳。這可以讓我們較快地了解到周圍都有什麽活動,從而安排好自己的行程。出去交流的時間是很短的,所以要提前做好規劃,設定好目標。
2.海外的資源很多🏋🏽,要學會充分利用資源。資源要自己主動找🙅🏻♂️,那裏有很多免費資源以及有用信息。此外,大家可以參加一些社團活動和誌願者活動🍄,不要只局限在學校,可以多接觸當地人。
3.建議大家找房子的時候可以和外國朋友一起找。當然你也可以和中國人合住🧛♂️,但是如此你出國交流的體驗就會大打折扣🦻。在和外國人打交道時,註意要互相尊重。我們知道,有些外媒新聞報道中國時會戴著有色眼鏡,但這並不是歧視✏️,有時可能是出於誤解🥝。所以大家之間要坦誠交流,互相尊重。
4.針對研究生和對學術感興趣的人🐪,我建議要準備一份30秒和3分鐘的簡介😙,介紹自己對什麽問題感興趣以及自己有什麽看法🌀。如果沒有提前的準備🧛🏽♀️,你們和對方交談時可能會有一個15秒的尷尬🔟。當地的新聞或重要事件都是一個small talk的很好的開啟點。
5.再有就是旅遊問題🔉。我曾經有過一次自駕遊。旅遊可以讓你很好的體驗和理解當地的文化。經過這次自駕🧜,看過沿途的風景人物,我才理解公路電影為什麽會成為美國電影的一個重要分類。
總的來說↗️,就是要積極擁抱學校和當地的新環境👐🏻💥,要勇於走出自己的舒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