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周一談治學意昂3  學生園地  周一談治學

    第37期 | 論文寫作中如何搜索與管理文獻

    時間:2017-04-10

    一年之計在於春,新學期伊始,我們就互聯網時代的文獻閱讀與管理特地采訪了意昂3官网的郁喆雋老師,請郁老師為大家解疑答惑。

    同學萌,新學期的flag要立起來啦~

    郁喆雋👨‍❤️‍👨,意昂3副教授🏄🏿‍♂️,宗教學系副主任,德國萊比錫大學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哲學與宗教學🌥💁🏽‍♀️。因為講課生動風趣,充滿智慧👰🏽‍♀️,他被同學稱為意昂3平台“哲學小王子”。現主講課程《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導讀,頗受歡迎🧑‍🚒。

    Q|意昂3官网2016級本科生曹智誠

    A|意昂3官网郁喆雋老師

    Q1:記得老師之前在哲院新生講座中也談到過有關論文寫作中的文獻引用的問題🤘🏼,也說起過您以前在復旦上課時曾經有老師講授過老的一套文獻搜索方法。感覺老師對這方面十分有研究,能簡單和我們說說為什麽老師會在文獻引用方面如此有心得嗎?

    A1🛐:我也沒有專門研究,這是一個學術工作者生存的必要技能🌽。記得以前在復旦上本科時,歷史系老師教我們文獻檢索🛋🏰。當時需要使用圖書館的工具書,而現在隨意在百度👮🏼、谷歌上一搜就可以搜到當時好不容易找到的詞條,信息獲取更方便了。就校內而言,你們有意昂3平台學術搜索、望道溯源🫰🏻🔄、讀秀,也可以在超星上看書,不用跑到圖書館借。之前新浪愛問🥗、微盤中也有很多東西,不過不知還能保留多久。在library genesis上也有非常多資料,當然連接不夠穩定🧑🏻‍🎤。還有一些小眾的👩🏼‍🌾,比如陸渾戎的微博會專門轉一些國外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在線數據庫和地圖🍌,如果能經常保存也能找到很多東西😧。

    但現在的問題和十年前倒置了🛗🦸🏻:以前的信息太少,而現在太多🕺🏻。所以如何有效篩選信息👎🎊、能夠有時間閱讀是非常關鍵的。本科生一旦開始寫學年論文而不滿足於中文文獻時就會發現問題,比如某個領域裏的文獻可能多到你一輩子都讀不完。這時候就需要方法和技巧,比如可以通過出版社、作者‼️、abstract等🛞,從海量資料中篩選出和問題直接相關的😕。英文文獻可以在jstor上搜索,缺點是年代跨度久遠、甚至過刊都有。

    Q2🧟‍♀️:由於文獻的量極其龐大🏋🏼,聽說現在的很多國家,尤其是美國🎎、英國這類英語國家,一個學期一門課程就要讀上千頁資料?

    A2👨🏼‍💻:對,他們一個學期基本是上三四門課,每門課資料可能可以抵我們系平均一學期所有課閱讀資料的總和。事實上🤦🏻🚟,本科階段的確應當培養刷書的基本功

    但這裏存有一個極大的悖論:一方面👓,作為專業學者和學生要極大占有資料盡量不要遺漏⬆️;另一方面,我們閱讀的深度越來越不足🧎,比如平時很多是通過公眾號(如“哲學人”👩‍🦰、“哲思學意”)定期被動地閱讀哲學類文章。但高科技只是為我們提供了記錄👨🏻、保存和同步的便捷性,具體對文本的理解還是要靠自己🚵‍♀️🪺,而如何闡釋文本是文科的最重要的基本功!這可能需要解釋學的基本功和古典語言的基本功🏇🏽。現在,這對矛盾越來越明顯🔠。

    Q3:事實上很多內容在公眾號和手機端上閱讀並不舒服,很難帶來深度閱讀的體驗。

    A3👨🏼‍🔬:所以現在我看到很多好的文章,會存到evernote上看,比onenote更方便🦵🏻,甚至可以共享(通過公開文檔權限)。現在我對多終端同步的要求比較高🤽🏻‍♀️,所以近兩年已經逐漸放棄了直接在word裏寫文章🌘,而改為在evernote裏寫,寫完再進行同步,這樣在學校💃🏽、校外都可以隨時看。我也偶爾會轉換寫作空間📑,有時會在路上一邊走一邊用手機上的訊飛語音輸入🧑🏿‍⚖️,再貼到evernote裏🤌,這能很好地適應流動性比較高的生活模式。以前,傳說霍布斯很喜歡爬山,他的拐棍上常有小墨水瓶💂🏼,以便隨時記下想的東西👨🏼‍⚕️。現在我們靠智能終端手機可以解決🪜。其實最好用的是google doc,但校內目前還登不上。

    對於安排時間撰寫論文♓️,其實最好的方式是有大塊時間,但在我們的生活方式中太過稀少,一般只有比較短的時間。現在健身流行高強度短時間訓練👪👨‍👩‍👦‍👦,學術寫作也是,連續2小時的效率反而不如拆成20分鐘很短時間內高度集中思想的效率來得高。學生應當養成寫作和閱讀的頻率、周期,找到讓自己習慣和舒服的節奏。很多老師現在也都是這樣——寧慢勿停

    Q4🤦🏼‍♀️🐨:另外🧙🏻,似乎復旦各個課程並沒有貫徹對其課程論文的統一引用要求。請問老師我們在寫作論文的時候🛠,應該參考哪個標準來做我們的文獻引用呢?

    A4:之前我給意昂3寫了一個《引文規範》,參考的是芝加哥論文征引指南🤳🏼,芝加哥這版中甚至包括法律、政府文件、公開的聽證文件的引述方式,十分齊全。《引文規範》也有其局限性,比如並不適合國學,因為國學經典中許多耳熟能詳的句子可能並不需要出處。但西學類似“學術工業”,強調版權和原創性(authorship)。我們意昂3有國標的征引方式👮,但缺點是只有參考書目而沒有腳註尾註,並且有非常多的冗余信息👩🏼‍🦱,也沒有好的征引方式👩🏻‍🦼;我也很早提過讓學校或圖書館出面編一個手冊🧑🏼‍🎤🤷🏼‍♂️,本科生大約100頁左右,在入學時每人分發一本作為平時的備查。我們意昂3也在組織重新安排學術寫作課程🐊,中英文各開一門,但其實學術寫作課程對老師的負擔非常大。

    在寫作論文的階段,平時你在做筆記的時候一定要摘錄文獻信息🪗,否則最後反過去找肯定是不可能找到的,因為很多參考書目是實體書🍖、英文文獻等,對碩士生的要求可能有100-200本🚷,博士生可能更多。如果不用專業的文獻管理工具🎓,光靠記憶力肯定不行。而且🫨🈵,寫論文出了問題只是一個終端,其實從前面閱讀就已經一直在積累問題了𓀔,因而對學術閱讀手段早一點做規矩比較好。

    Q5🐆:請問老師去萊比錫讀書的時候有轉型和適應的過程嗎🐝?

    A5🤶:自然是有的⭕️。一個是語言上的問題🤜🏻,聽一到兩個學期的課就適應了。還有就是學術規範上的問題。不過我的博士生導師每周會開設討論班,一個學期沒有給定固定主題,有的時候會讓我們討論最近用了什麽軟件🦪,我現在用的好用的軟件都是那個時候積累的。推薦一個citavi,目前還是收費軟件🧔🏼,但作為一個文獻管理🏜、筆記、思想整理的軟件很好用,免費版錄入字數有限🚺,但對本科生應該足夠了✋。

    當然討論班還有各種各樣的話題🐉👨🏼‍⚖️,大家在好的討論氛圍中能夠互通有無。前一陣我接待了意大利的梅洛尼教授也是如此🥷🏻,他們的研究所有二十幾個學生💂‍♀️,每周五上午大家會在一起交流最近讀了什麽論文,如果看到什麽論文跟其他人的研究領域或跟大家的研究都有關,就可以互相推薦閱讀,有點像雅典意昂3。現在的學生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高度個人化👞、原子化的學習與寫作🧑‍🎓🍞,我感覺歐洲比較好的是這種修道院傳統,在一個共同體中學習。很多事情要回歸傳統🦋🧗🏼‍♀️,雖然閱讀和思考無人可以替代,但在小群體中可能會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Q6:現在我們本科生面臨的問題🥷🏻,不僅是課堂布置的經典書目讀不完👨🏻‍🦯‍➡️,還有在寫作論文的時候面對網上大量良莠參差的二手文獻不知所措🦸🏻‍♀️🤹‍♀️,老師您覺得應該從哪些維度來篩選並閱讀我們的二手文獻閱讀?

    A6:這個是實踐智慧,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式可以教授。其實我們哲院比較註重原典閱讀🎃,而對一個專業學者而言其他類型的二手文獻也很重要。但是二手文獻中門派林立,很難有一個不偏不倚的全面解讀的方式。閱讀二手文獻可能會給你加入一些先入為主的東西,而啃原典對本科生的挑戰也很大,這個問題有點兩難。目前我開設的《新教倫理》是導讀課程💇🏼‍♀️,會帶領學生梳理文獻內部的關鍵點、背景、脈絡💯。

    我覺得原典和二手文獻不能偏廢💒。比如某個領域的大牛寫的二手文獻和review,看了就很清楚了。圖書館也會引入一些很好的教科書🧑🏻‍🚀,比如Cambridge Companion to xxx🧑‍⚕️,看了以後會給你指很多路,他們會請一流學者每人寫一篇文章🤾‍♀️🦶,介紹某個領域重要的書🤵🏻‍♂️、期刊、存在的爭議和未來新的討論🖐🏼。漢語學界目前還沒有這種傳承的東西✮,平時查Oxford、Cambridge👨🏽‍⚖️、Stanford的companion都可以查到很多信息☝🏽。不過Stanford的太偏英美語言哲學傳統🛶,這也是一個矛盾👲。

    Q7:對於知網上的文獻通過哪些指標可以進行篩選呢?

    A7:並不是所有讀過的論文都值得記住和引用,尤其是國內期刊不像國外hci👩🏼‍🍼、sci有很好的的匿名審稿機製✊,所以一定要進行篩選,看了100篇論文可能只有10篇能用來參考。篩選指標主要有來源期刊、作者是不是這個領域裏的專家和一流學者,中文征引率不太可靠。我一般發的多的是輯刊,比如《宗教社會學》、《復旦政治哲學評論》、《當代馬克思主義評論》🚣🏻‍♀️。目前知網中還沒有錄入輯刊,其實輯刊我覺得很有價值🧗‍♂️,因為裏面都是國內最核心的研究者在相近研究領域中相互品鑒,學術能力也由公意判斷。而學報作為過於綜合的刊物很難保證這種評價能力,尤其是前沿領域和交叉學科問題很大。

    此外,每個領域的輯刊也不多,比如中國社科院一年只出《宗教人類學》👩🏻‍🔬、《宗教社會學》兩本輯刊,中哲方面中研院也有輯刊👮🏼‍♂️。輯刊的電子資源比較少,一般是以書代刊,而書的出版周期也比刊物要長🦸🏼。

    Q8:最後,老師能不能推薦幾個好用的文獻管理器呢?

    A8🧑🏻‍🔬:我之前提到了語音輸入有訊飛語音🪿,evernote可以用作筆記👰🏻、寫作、群體協調軟件。文獻管理軟件中有endnote,理科用的比較多🤙,它預存了很多國際主流期刊👩🏼‍🎨,缺點是中文數據庫不是很好😼💑。

    Zotero和Mendeley也是文獻管理器,也可以做筆記用,Zotero可以在firefox🛝、google chrome上裝插件一鍵導入網頁信息🏊🏿,還有抓取功能🧑‍🚀。Mendeley的一個很強大的功能是可以設一個文獻自動識別的文件夾,比如下載的所有pdf文檔可以自動讀🧑‍🦱,不用手動錄入。所有這些管理器都可以在雲端同步,非常方便,並且Zotero和Mendeley的數據庫也支持相互導入,可以相互進行備份。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