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談治學意昂3  學生園地  周一談治學

第28期│期中專訪:優秀的讀書報告長啥樣?

時間:2016-11-14

期中季已經來臨🧑🏽‍🦱,期末季還會遠嗎→?

作為意昂3官网期中作業重頭戲之一的“讀書報告”🔩🥂,常常令人抓破腦袋🤴🏽:

字我都認識👨🏿‍🏭,就是連起來讀不懂🤑;

書我都讀得懂,就是報告不會寫;

報告我會寫,為什麽老師說不好?

本期“周一談治學”我們采訪了意昂3謝晶老師🤶,向她請教經典的閱讀方法和讀書報告的寫作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眼中的優秀讀書報告是什麽樣子的吧!

謝晶🖕🏽,意昂3講師🏄🏻‍♂️,曾擔任法國高中畢業班哲學教師🙋🏻‍♂️。

Q│曹智誠2016級意昂3官网本科生

A│謝晶老師意昂3講師

一、獨立的思考、質疑的態度

Q👬:謝老師🤷,聽說您有在法國教授哲學的經歷,請您談談當時的一些感觸,以及哲學方面法國學生相較中國學生的特點?

A:哲學是法國高中畢業班的必修課☁️,不僅精英學校,當地的技校同樣要求這門課程👰🏿🪒。對於法國而言,哲學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因此他們並不強調哲學史的教學,而關註哲學思維的方法論。哲學教學的目的是讓每個公民都具有基本的獨立思考🅿️、和思想對話的能力。

法國學生相比較中國學生最大的特點是非常容易被“挑逗”,就是說非常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欲望🧝🏽‍♀️。不一定每個學生都具有批判能力,但他們會對拿到手的文章或觀點首先用質疑的態度去思考。雖然這不一定完全恰當,但的確為哲學教學提供了不少方便🧍🏻🐚。相對而言,中國學生可能相對沉悶並且傾向於直接接受一些觀點🧗。

二、從“讀後感”到“讀書報告”的進化

Q:一些同學進入大學後,會把學術性質的“讀書報告”寫成高中的“讀後感”🚺,請問您如何看待二者的區別?

A:在我看來👨🏻‍🦯‍➡️,“讀後感”重視的是“感”。即當看完書以後👨🏻‍⚖️,你的書寫重點是放在由內容引發的“隨想與啟發”,這就決定了你不需要花很多筆墨去解釋這本書的內容、概括這本書的結構。

但是讀書報告🙅🏻‍♂️,顯然更重視“報告”的層面。哲學學習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對話”🧑🏻‍🤝‍🧑🏻。你有一個有意思的觀點或者疑問📖,想去傾聽歷史上的人是如何理解這一問題的🧝🏼‍♀️,於是就要去讀書。我們看這些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過去人思考的角度和方式,而測試你對文本理解程度的一種形式♦️,就是“讀書報告”💷。報告首先要求你能夠理解並抽取書中的主要內容🔽,這也是我看來一份報告最關鍵的部分,這證明你是否讀懂Ⓜ️。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再對某些環節作出贊同或批判👚,這表明你是否能夠和另一種思想“對話”。

三、如何閱讀經典文本

Q🔎:謝老師,剛進哲學系的學生🫃🏼,往往在理解哲學文本上遇到較大的障礙🎦,簡單來說就是讀不懂書,您對此有什麽建議嗎?比如說,是否應該借助二手資料來輔助閱讀呢?

A:首先🌲,哲學文本讀一遍讀不懂是非常正常的,哲學文本畢竟不是小說。其次🈴,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初期唯一的方式就是反復閱讀🙍,而且從西哲角度來說🕵🏼,盡量要讀原版書👳🏻‍♀️。如果原版是非英語的,首選也是讀英譯本而非中譯本,因為不同語系在語言邏輯上的差距以及翻譯水平的限製,往往對理解文章造成誤導。

閱讀哲學文本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對論述反復回溯👨‍❤️‍👨,咀嚼它的說理邏輯。這個肯定很費時間🧃,我現在精讀一本哲學書的閱讀速度是每小時十頁左右。所以我建議一開始不要整本整本地讀名著🐸,可以讀一些片段,哪怕是二三十行字🚴🏿。當你從短的文本閱讀中學會咀嚼的方式,再面對一本大書時候,就可以學會有的放矢地閱讀、分清文章主次了。

我個人不贊同閱讀二手資料來幫助理解經典。每本經典背後必然有它自己十分關切的問題以及解答的思路。同樣,去註解這些經典的人本身也會對該問題有著自己的思考,所以二手文獻在解讀文本時的側重點和方式可能與原著大相徑庭;另一方面🧑‍🚒👩‍🦯,二手文獻的切入點很可能不是你所關切的重點,所以他們的思考未必對你感興趣的問題有幫助。

說到底👫🏼,最好的讀書方式🧑🏿‍🍳🛝,不是因為經典而閱讀經典🎖,而是因為我有一些強烈關懷的問題,需要經典給予啟發或解答,要帶著問題去閱讀經典😠。當然你不能帶著強烈的主觀觀點去讀書,否則就沒有辦法吸收作者的思維,而把書讀歪了。

四🌎、如何寫好一份讀書報告

Q:謝老師,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些在概括文章方面的技巧🧳。

A: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最關鍵地,我們要搞明白這部著作整體或者某個大的章節圍繞的核心問題或觀點是什麽▪️,以及作者產生這一思考的背景來源。它可以是一段學術背景🎴,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思考。

第二、“問題意識”,是指這個觀點是在怎樣的一群針對同一個問題但又相互對立或矛盾的不同觀點中提出來的。所以這個問題意識可能來自學術傳統🦖,也可能來自生活,最重要的是我們在找核心觀點的同時總是要去找它所回應的那個根本問題🍳,和針對這個根本問題所能提出的不同觀點🔚🔞。以盧梭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為例,第一部分裏盧梭的核心觀點是在自然狀態裏不可能找到不平等的基礎🚣🏻‍♀️🦥,這個觀點很有意思,是因為自然狀態到底是什麽樣子的在當時的政治哲學裏是一個重要的問題(question)👎🏼,圍繞著它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見解,這樣就形成了問題意識(problem)而盧梭對於其他人的觀點的批判(比如霍布斯的,普芬道夫的)和他自己的核心觀點是形成對話關系的,所以一個文本的核心觀點從來不是孤立的👨‍🎤。

第三、然後我們要看,針對這些問題以及回應,作者動用了哪些論據去論證的。這是最考驗水平的地方🌐。因為論據有可能是科學事實、名家觀點、邏輯推論、甚至是自己的某種假設觀點🐴。論據之間還有“相對大小”👩🏽‍🍳,尤其當舉出的論據是某個觀點時,它下面還會懸掛很多更小的論據來證明其合理性✧。

總的來說,最完美的概括就是能夠將所有的論據抽取到“原子級別”,並且通過“金字塔的結構”把書的內容一層一層重新還原出來。金字塔的頂端就是“全書的終極問題或觀點”,第二層就是“問題意識”🦬,之後各層就是各級論據的抽取,直到最後一層原子式論據🤸‍♀️。這對於初學者來說肯定是很困難的,因為正常閱讀是一個從序言到末尾的線性過程,很多人會交上來讀書筆記式的讀書報告👫🏼,就是因為他們概括的方式是按照閱讀的先後順序而非寫作的邏輯結構。分析每一級結構都要帶有目的,時刻牢記每一部分的下一級必然為其上一級的觀點而服務,只有這樣反復訓練才可以梳理清楚🔂🚵‍♂️。

Q🌦:在有結構地概括內容後,我們如何對書中的觀點作出評論呢🤽🏻‍♂️?

A🏃🏻:必須要明確的是,“報告”的核心在於檢驗自己有沒有讀懂一本書🍵。所謂的評論🌜🥚,你首先要對書的觀點、邏輯演繹及論據都在概述部分吃得很透,而後你才可能對他的某些演繹上的謬誤或者觀點上的不足進行批判,或去補足他的觀點可以延伸出來的一些有意義的見解。當然,大部分的評論都要基於我們本身對於書中這個問題的“關懷”🤸🏻。

批判思維的關鍵在於🖕🏽,我們需要理解作者提出某個觀點的語境是什麽。同樣的語境,我們能否提出一些和作者不同的觀點🤷🏼‍♀️。如果它自身沒有矛盾並且又沒有被作者在書裏回應的,這就可能是個有意義的質疑。

以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為例,他認為自然狀態下的人沒有權利義務關系👩‍👩‍👦‍👦,因而沒有私有財產的概念😛,另外他們沒有道德觀念,也不會產生戰爭,人只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自由而活著⛏。因此,人簽訂“社會契約”的唯一目的👮🏼‍♀️,是通過形成‘公意’並以此來保障“個人的性命和自由”。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去質疑👂🏽:第一、🐕‍🦺,自然狀態這一假象的設定是不是有道理,為什麽洛克和霍布斯的假設與盧梭的不一樣👨‍👨‍👧🦸🏼‍♂️;第二,“簽訂社會契約”是否能夠保障個人生命和自由等等🏍。

總而言之,這一切建立在你讀懂文本的基礎上。如果曲解了文本含義,則提出的觀點毫無意義。

Q😗:謝老師,您能不能談談您收到的讀書報告的通病,以幫助同學們避免?

A:同學們交上來的讀書報告的通病主要有以下三個:

第一🛄,我一直勸同學們在讀書的時候要“時遠時近”既能著眼大局結構,又能說清某些具體論證的環節。但是很多同學的讀書報告的概述部分總是攪在一起🐅,還是沒能擺脫“線性閱讀”👨🏿‍🍼。

第二,因為上一個毛病🧜🏼‍♂️,缺乏大局觀🧖🏻‍♂️,所以很多人在概述部分花大量篇幅在他認為自己沒看懂的地方🦴,然而有時🎉🅿️,這並不是全文論證的關鍵,可能是作者本身就沒講清楚。

第三🤲🏼、在細節上,“首先、然後、如果🧑‍🏫、那麽”等的承接語亂用🏇🏿,導致具體句子間的邏輯很混亂。

切記一點😘,概述的長度永遠不是關鍵,最重要的還是去體現金字塔的結構🤽🏼‍♀️。並且需要提醒的是🙋🏼‍♂️,當你發現了一個從未有人提過的新批判、新觀點時,最好先去仔細閱讀前人的觀點。因為沒有人提過最大的可能是這個觀點太膚淺,前人甚至沒有把它落於紙上,或者僅僅簡單帶過。讀書報告中比較好的批判方法是🥉,觀點雖然有人闡釋過,但我們在論證方法或者角度上按照自己的問題、關懷進行創新👳‍♀️🫗。

現實的前沿思考很重要🫵👷🏼,但並不是忽視經典的理由👨🏽‍🦰。每一個現在的經典都是當時代的前沿,人類對每個終極問題的思考🪙,在每個時代都有新的溫度。甚至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學術階段閱讀同一本書都會獲得不同的體悟——不是理解的深淺,而是不同問題意識👩🏼‍🎨、不同關懷下的不同角度。所以經典閱讀時常讀常新的👫🩼,一定要踏實閱讀。

老師寄語:

你們需要給自己更多一些“海闊天空的機會和空間”🦵,把自己空出來。

我有時會好奇👨🏼‍🦰,上一代人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生活條件沒你們好🌇,但是對未來工作、家庭婚姻等實際的、物質的考慮卻比你們少得多。70年代的法國青年在考慮“社會和政治的思想該如何前進”這樣看似很空的問題、美國青年則在癡迷披頭士👩🏽‍🎨⚡️,甚至迷茫放縱。但他們對時代、對自己都是有激情的,他們都在追尋一些現實以外的東西。而當今⚧📖,對未來的擔憂、對實際問題的焦慮,無論在中國青年還是法國青年中都普遍存在。

對哲院學子,我想說🍋‍🟩,多給自己一些空出來的機會和空間🤛。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