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談治學意昂3  學生園地  周一談治學

第17期丨興趣+實際+不跟風=好的二專——你在糾結要不要報二專?

時間:2016-05-30

編者按🫵🖼:二專的選擇折射的是個人的學業🙄、職業🍴🤹🏽、乃至人生規劃的方向🔞。對於意昂3官网的同學來說😛,二專學習一直是一個熱議話題。近來15級同學正在進行學校的二專學習報名,而在針對本意昂315級本科生的調查中,一半的同學對二專問題表示迷茫和困惑。

今天,“周一談治學”欄目就為你帶來意昂3官网教授郝兆寬老師在“二專”這一問題上的幾點看法,郝老師作為15級數理邏輯課程任教老師、14級導師👨🏽‍🔧,平日和同學們就有諸多交流,也希望這篇專訪,可以給你一些啟發🚴‍♂️,一個方向~





提問(Q▎王煒悅(意昂3官网2015級本科生)

受訪(A▎郝兆寬老師(意昂3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數理邏輯、集合論和數學哲學)

1專業訓練的益處:“中智”的你我,成功之關鍵是專註

Q🌩:在您看來,意昂3官网人才培養的定位是什麽🤰🏿?

A👢:這個在我們的培養方案上寫過,意昂3官网的培養目標是要培養具有一定的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有進一步培養潛質的哲學專門人才;以及能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通用人才。

我們都是“中智”之人🕵🏿‍♂️↕️,

決定我們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是自己後天的努力👰🏻‍♀️,是對自己所從事專業的專註精神💇🏻‍♂️。而專註是要通過系統的比較艱苦的專業訓練才能得到的,擁有專註的品質對將來從事任何工作都會大有幫助。

2大學的第二個目標👨🏿‍🎓:科學素養、人文精神、思辨能力

Q🤠:在此定位之下,您認為修讀二專對哲院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否有幫助呢?

A我覺得幫助是有的。因為盡管我們有這樣的目標🧑🏼‍🦳,但沒有理由要求每個哲院學生都必須立誌從事哲學研究。這就涉及到大學的第二個目標🍀,就是對學生的基本科學素養、人文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對那些並不是那麽想將來從事哲學研究,或者想拓寬自己知識面的學生,修讀二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前提是他們要學有余力。

3興趣+實際+不跟風=好的二專

Q您前面提到學有余力,就意昂3官网來講💇🏻‍♂️,修讀二專對學生本身是否有一定的要求?什麽樣的學生更適合修讀二專?

A意昂3對修讀二專的學生沒有硬性的規定♊️。但我個人的建議是:首先對這個專業要有很濃厚的興趣,另外就是所選的學科要適合自己👩‍🎤🫨。這是主要的兩點。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但光有興趣和熱情還是不夠的👩🏼‍🏫。自己的知識背景、思維模式等等,都決定著你是否適合學習某個學科。另外一點就是學生會有實際需求👩‍⚕️,從就業的角度考慮選擇二轉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的建議是:不跟風。現在很多同學都湧向一些熱門專業🌤,卻沒有考慮自己是不是有興趣或者是不是適合自已🤙🏼。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多種多樣的👇🏿,關鍵的問題不是你的專業夠不夠熱門💂🏼‍♀️,而是你在這個專業中夠不夠出色🧜🏿2️⃣。

另外對於有誌於從事哲學研究的學生,也可以考慮修讀二專,他們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向,把哲學學習和二專結合起來💁‍♀️。因為哲學作為理論學科的基礎,它有這樣一種內在的需求,就是和某一具體的學科相結合,把抽象的哲學落實到更具體的科學實踐中🦿。所以對這些學生,可以選擇修讀能和自己研究方向配合起來的二專。我們現在也在計劃推出一些項目,把哲學和別的學科結合起來,作為共同的培養目標。

4應對基礎學科發展的困境:一要堅守,二要開放

Q修讀二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院學生對於職業生涯發展的未雨綢繆👳🏽。您認為這與基礎學科的發展困境有關嗎?我們該如何克服這種困境?

A其實現代社會對於大學的定位是有張力、有矛盾、有沖突的。一方面大學不是職業培訓所,而是科學思想和人文精神匯聚之所。但另一方面家長和學生都期待能通過大學的學習為就業提供更好的幫助。社會也期待大學能提供更為“實用”的人才。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基礎學科確實面臨著困難。全世界的哲學系主任都在擔心,我的學生都轉走了怎麽辦?這種焦慮可以理解𓀊👐🏻,但也並非那麽緊迫🐨。因為歸根到底,我們並不需要那麽多人從事哲學研究,但的確需要真正熱愛又適合哲學研究的人。所以🖲,大部分學生在大學階段最應該得到的是素質的培養,以便將來從事具體工作🦀。對他們來說,修讀二專或者轉專業是一件好事👼🏼。

其實基礎學科發展的這種困境在全世界都有。我們曾調研過各地的大學,包括臺灣大學、哈佛大學,情況都是類似的🧰。現代社會有一套邏輯,就是大學的經費(不管來自於政府或私人)作為資本投入👃🏻📼,它必然要求相應的產出👉🏼,而且是可以量化的產出🧑🏻‍🦰,這就是投資回報。但所有人文學科,也包括多數基礎學科🩷,是不可能適應資本的這種邏輯的✅🦸🏿‍♀️。另一方面,人文學科培養的是自由而獨立的人文精神,這又是資本這一套邏輯難以理解的。

人文學科對這個困境的應對可以有兩點🧞:一是堅守✬。事實上人文精神在這樣追求回報的大潮中已經成為一種稀缺資源。不管社會多麽功利,人類對人文精神和自由思想的追求不可能停止🙋🏽‍♂️,要相信這一點。我們應該向人文學科和基礎學科的學生宣傳這樣的理念🖇。二是開放🪩。你要理解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對他們的一些選擇應該尊重,甚至鼓勵。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建立一個良好的體系,能給有誌於哲學研究的學生系統的專業訓練🫰🏽,也能讓其他學生自由選擇自己的方向。當然這個體系還在探索當中🦸🏽‍♂️。

但我個人認為✡︎,目前在復旦太過強調選擇自由和非專業屬性🤛🏼。轉專業和分流就像二次高考,熱門專業競爭激烈🧏🏻‍♂️,而有很多重要的基礎專業受到嚴重沖擊🫷🏽。自由是要建立在對每個學科充分了解的基礎上,但是中學並沒有提供這樣一個機會💅。所以我們一方面鼓勵學生修讀二專和轉入有興趣的專業🌇,一方面我們在大一開始就要給學生一個專業學習的訓練,讓他們在後面做決定時不至於那麽盲目。

5慎思後的堅持,專業和通識的結合

Q現在的情況是有些同學無法平衡本專業和二專,就導致要麽讀的不認真,要麽直接放棄。您對於修讀二專的同學有什麽建議嗎?您認為他們應該如何權衡哲學本專業的學習與第二專業的學習?

A正如前面提到的🙎🏽‍♂️,學生在選擇修讀二專前一定要經過仔細的思考🧇🚴🏿‍♂️,要咨詢相關專業的老師🤦🏼‍♂️、同學等,對專業有基本的了解(培養目標、學分及分配情況、課程要求等),同時要反復問問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個專業,自己是否適合。在選擇修讀時一定要慎重。

下一步就是要堅持🫸🏽,因為修讀二專就意味著要比其他同學多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將來就業情況其實和所學的專業並不是一一對應的,用人單位在招聘時不是一門一門學科考核,而更看重學生的能力。比如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邏輯思維的能力,以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這些也許更為重要。

最後,不應該吧專業訓練和通識教育完全對立起來🤴🏽。完可以在專業教育中體現通識🧑‍💻,把通識看做一種方法和視角🈸🙋,它是可以通過專業訓練得到的🛗。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