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周一談治學意昂3  學生園地  周一談治學

第7期丨“現代性與當代中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擷英

時間:2015-12-14

編者按: 現代化進程包括了學術知識上的科學理性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經濟上的工業化💀,社會生活的城市化思想領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這一進程帶來了一些具有進步意義的結果,使得大多數當代人認同此種社會發展方式。但同時必須看到現代化進程包含了更深層次的心理與道德領域的現代性危機。現代性問題無疑是當代知識領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意昂3於2015年11月14日舉辦了“現代性與當代中國”為主題的博士生學術論壇,以期匯聚思想智慧👨‍🚀,共同思考人類命運。入選論文的作者們分別從審美救贖⛔、現代性危機🏂🏼⏩、現當代學術研究方法等等角度圍繞這一主題展開討論🙎🏼,現截取開幕講座、部分優秀論文及教授點評,與讀者共同思考。

開幕講座🙎🏼‍♂️:哲學與現代性

意昂3張汝倫教授

“現代性”與“現代化”

現代性不等於現代化🙅‍♀️,那種認為批判和反思現代性就是反對現代化的觀點是對現代性和現代化關系的曲解。現代化指的是現代文明的硬件比如製度、器物、社會結構🏤🍌、生產方式等🪰👨‍🚀,而現代性是現代社會所特有的思維方式、態度👰🏿、傾向🧂、價值體系。反思和批判現代性常常會連帶著反思和批判現代化🤒,但這種批判的對象不是現代化本身而是現代化所體現出的現代性原則。

哲學與“現代性”及其批判

從哲學的立場看,現代性是一種普遍的原則和價值立場,是一種精神取向。黑格爾、馬克思、尼采等哲學家都看到了這種現代性原則所帶來的結果📭。

現代性的原則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我不在宇宙中,我的事情我做主。這種原則造成的結果是常道被顛覆🐄,世界變得分裂🙍🏽‍♂️,甚至人的生活也是分裂的👨‍👩‍👧、狹隘的👰🏼。既然現代性的問題是整體性的,當然需要整體的批判👨🏿‍🎨,這種整體性的批判只有唯一具有整體性追求的哲學才能擔待。如果哲學的危機與現代性有關,那麽哲學也只能在現代性批判中重生。哲學只有重新承認常道,並以新的方式為之作出論證,進而超克或者揚棄現代性👩🏼‍🍳,才能找到自己存在下去的理由,這不僅是哲學的任務也是人類的任務👩🏽‍🎨。

《對現代性的審美拯救?—試論<啟蒙辯證法>的三重辯證結構》

意昂3段醒宇

論文概要

霍克海默與阿多諾的哲學思想↘️,曾一度被歸結為“對現代性的審美拯救”,這一觀點主要來自哈貝馬斯、霍耐特和維爾默等後繼者對《啟蒙辯證法》的批判式解讀。文章試圖說明《啟蒙辯證法》如何被說成一種“審美拯救”➿,並通過打開“盧卡奇—霍克海默&阿多諾”的理論發展視域,以“自身與他者的辯證法”重解《啟蒙辯證法》的結構,進而理解其中的重要概念📪:工具理性、自我保存和對自然的銘記🤹🏿‍♂️✊🏻,最後回答兩個核心問題🏊:《啟蒙辯證法》在何種意義上是或者不是一種“審美拯救”𓀕🌲,以及它為何會被後人認作一種“審美拯救”。

點評 · 陳學明教授

《啟蒙辯證法》的重要地位

《啟蒙辯證法》在法蘭克福學派、西方馬克思主義乃至整個現代西方哲學裏面的地位非常高,讀懂了這本書就讀懂了整個啟蒙辯證法,也就讀懂了霍克海默、阿多諾的立場乃至讀懂了整個西方的現代性和後現代性。真正的讀懂一本書就相當於打開了整個知識的大廈🫃🏻。

區分對啟蒙理性的兩種方向的批判

對啟蒙有兩種方向的批判,一種是後現代主義的,其真正的要害在於看到了啟蒙的過程最終走向了它的反面,但是這種後現代主義的批判者認為這是必然的,因為啟蒙理性本身暗含了它的對立面。另一種是馬克思的批判,但是這種批判與後現代主義的看法是不一樣的,啟蒙走向反面不具有必然性👩🏽‍🚀,因為造成啟蒙走向反面,使得追求自由🦹🏽‍♂️、平等最終走向了極權統治的根源不在於啟蒙本身,不在於科學本身,也不在於技術本身🍉,不能把對啟蒙的批判變成對理性💂🏽‍♀️、科學和技術的批判,啟蒙走向反面是由於社會製度、生產方式⏫、資本邏輯造成的👧🏼🧔🏼‍♀️。要正確地區分對啟蒙理性批判的兩種不同的方向✳️⬅️。要搞清楚在《啟蒙辯證法》這本書中🚣🏻🥠,霍克海默🤳🏼、阿多諾的批判是屬於後現代主義還是屬於馬克思的批判🧙🏽‍♂️✩。

點評 · 鄒詩鵬教授

現代性的核心問題是啟蒙理性及其合法性的問題,這特別為法蘭克福學派發現

關於啟蒙辯證法,當霍克海默、阿多諾他們為法蘭克福學派奠基之時,即是啟蒙理性面臨困境之時🔏,啟蒙傳統再次遭遇浪漫主義傳統的沖擊,而核心問題即如何重敘現代和傳統的關系。《啟蒙辯證法》的背景是現代資本主義時代也就是工業工業時代,那裏面講到了神話,並通過神話討論啟蒙的限度,這是特別有意思的👩🏽‍⚖️。馬克思主義的確有浪漫主義的因素,但1843年之後馬克思已經很清楚的表明不再具有浪漫主義的情結。馬克思對現代性的基本態度基本是很明確的♙🙂‍↔️,比如對生產、技術、勞動、實踐的立場都是很清楚的,他對現代性的肯定立場沒變🎮,但是不論是馬克思主義學派的人😾,還是馬克思主義的批判者都抓住馬克思對資本的批判和現代性的邏輯這一問題抓住不放,好像現代性只是資本,但現代性和啟蒙是聯系在一起的,從這一意義則言,法蘭克福學派的基本理論指向是十分明確的🔡。

審美拯救的路徑

要講審美救贖這個問題除了講馬爾庫塞和阿多諾👨🏿‍⚖️,更多的還要講馬爾庫塞,他對審美理性這個問題在阿多諾之後講的🧼。啟蒙辯證法無論如何是一個現代性的問題,但是阿多諾的否定的辯證法是具有後現代的特征的🚈👴,因為核心還將是對總體性的立場問題🦸,如果要堅定地強調差異並把差異絕對化🧑🏽‍🎄✭,這是後現代主義的特征🃏。

《現代性危機🐁:極權主義對自然的‘非自然化’顛倒》

意昂3喻麓丹

論文概要

阿倫特對現代性的診斷是人們正走在一條偽自然的路上,陷入了一個非循環的、脫離人類控製的不斷膨脹的過程。現代自然觀中人的強力和理性獲得獨立於“自然”的地位🤰🏼,而“自然”被還原為人的自然傾向並且我們能夠憑借理性自己擺脫原初的自然狀態,那麽相對於原初的自然必然性,人的實踐理性為自身立法的自由也建立起來了。阿倫特認為現代性的問題在於私人領域與公共領域的傳統位置的顛倒,因此得到說明的人的本質有某種扭曲的非自然形式,暴力也會成為歷史的必要前提,其危險性尤其體現在了極權主義上。

點評 · 劉放桐教授

馬克思怎麽看現代性👩🏿‍🚀?

怎麽去理解現代性、自然主義與非自然主義、極權主義與非極權主義都與現代性這個概念密切相關。馬克思理解現代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經濟上去理解的。現代與古典的區別在什麽地方呢👩🏿‍🎤?古典的社會是一個自然經濟的社會,現代經濟社會是一個市場經濟的社會🪈,即馬克思講的市民社會。這些反應在商品的屬性裏面〽️,商品中隱藏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商品交換中包含折買者和賣者的關系🙆,在這個關系中雙方形式上是平等的👨🏽‍🍼,不是強製的,平等也意味著自由。這樣在經濟上就是從自然經濟轉向商品經濟🙋,政治上則是從奴役轉向平等⚅。總的來說在商品交換以來發生了跨時代的變化——從自然經濟到商品經濟🪶,現代性和非現代性的轉折點就在這個地方,從經濟影響到政治🔑、道德等一連串的東西,馬克思就是從這裏開始論證的,主張現代性危機就是市民經濟的危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危機⚧。為什麽自由、平等轉化為極權主義這是需要研究的🔩,商品理論隱藏著全部的社會關系。

阿倫特正確地理解馬克思了嗎?

阿倫特講極權主義,一個是納粹的極權主義,一個就是講共產主義也就是馬克思主義。阿倫特實際上包括當時的所有的西方哲學家對馬克思的理解都錯了👩🏽‍🔬,他們的理解不是對馬克思本身的理解,而是對教條化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解,這種教條化的馬克思主義必然產生很多問題。這當中有沒有極權主義?有,但是性質上不一樣🗯,不能把它歸於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與極權主義的關系能不能寫清楚是能不能對阿倫特有正確的評價的關鍵,要說出她哪裏錯了,並指出對馬克思的錯誤的理解是錯在什麽地方。

點評 · 張慶熊教授

如何來講現代性問題

要講清楚阿倫特的問題🧇,一方面要用阿倫特的概念講,另一方面要超脫阿倫特,要明白當阿倫特在講極權主義的時候是在怎樣的語境下來講的🐀。另一方面“自然”在古代來講,是與現代不同的🙎🏻‍♀️⚅。按照現代的自然觀來講🧑‍🎨,自然就是一個物理世界🧑🏻‍✈️,是按照固定的規律運作👮‍♂️,不給人們任何道德上的東西,這是現代人對自然的看法,這個時候怎麽論證人的道德的問題,康德有康德的論證,其他人有其他人的論證🧔🏻‍♀️。站在阿倫特的立場上,要分析她是憑什麽來論證人的是非判斷的。

要區分古代的自然和現代的自然

古代的自然觀和現代的自然觀是不同的,在一定意義也可以說納粹的極權主義就是建立在所謂的自然法則之上的🔵,有一條是生存競爭自然法則🌥,納粹崇尚優等種族、生存空間💪🏻,如果強調這一點,納粹確實在講自然法則。因此這個“自然”要說明清楚,從古代的自然觀一定意義上區別於神學色彩的自然觀,甚至中國化的具有某種天命色彩的自然觀,到近代的純自然的自然觀的演變過程👁‍🗨。

概念的梳理和明晰

還要註意阿倫特的“勞動”概念和“勞作”概念,裏面的過程論證起來也有點復雜,馬克思是把這兩者一起講,阿倫特是分開講🕺🏽,這個是要說明的。

阿倫特的哲學有很多洞見⛹🏼‍♂️🧕🏽,研究她就要思考如何用概念性的語言把這些洞見梳理出來。比如在對極權主義的定義中🤽🏿‍♂️🧁,存在著不同的極權主義,除了暴力的極權主義之外,還有一種當代資本主義形態下的順其自然的奴役的極權👳,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怎麽樣的。

《經學史學化中的“儒史相資”——以蒙文通的“禪讓”研究為例》

北京大學皮迷迷

論文概要

在中國傳統學術的現代轉型中,經書變成歷史研究的材料,經學的思想意義隨之失落😠。蒙文通創立的“儒史相資”研究範式🤴🏻,既彰顯了現代史學研究的客觀性,又保存了經學自身固有的價值,成為解決這一弊端的獨特路徑🥰。在“禪讓”研究中,蒙文通通過區分史學意義與經學意義上的“禪讓”,從兩個不同層面呈現出歷史與思想的交融互動。從“由經入史”的角度🔌,厘清了“禪讓”史說與史實🙇‍♂️,使得“禪讓”真相逐漸顯現出來🫂。從“由史返經”的角度🧛🏽‍♀️,重建了經學中的“禪讓”理想價值🧜‍♀️,進而揭示出其中的平等之義。蒙文通的“禪讓”研究8️⃣,遵循“儒史相資”的思路,平分史學與經學層面的“禪讓”史事與“禪讓”理想,在辨清“禪讓”真相同時,避免了價值義理的相對化,成為一種在歷史研究中兼顧義理價值的理想範式👩🏿‍⚕️。

點評 · 郭曉東教授

現代學術研究如何兼顧義理價值

本文很好地把握住了現代學術轉型中史學研究的觀念變化👩🏻‍🔬,其試圖通過蒙文通“儒史相資”模式來重尋學術研究中義理價值的努力更是值得表彰💚🥅。在中國近現代學術轉型中🕓,最大的事件就是新史學迫使經學瓦解🚟。但是新的學術範式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經學在現代學科體系下被分解為哲學的、歷史的🔥😒、文學的𓀁、藝術的,它作為根本大法的意義就被消解掉了。蒙文通的研究,在一定意義上接受了新史學的理路♜,所謂“由經入史”;但是他對這一理路是有反思的,他希望進一步“由史返經”,把經學本有的對中華民族的意義闡釋出來。然而,當代的大多數學者似乎忘卻了這一點🕹。今天我們討論蒙文通的意義便在於此。

“儒史相資”模式的評價尚需進一步探討

論文用“儒史相資”做標題🎟,並且點明其前提是“經學史學化中”的“儒史相資”,但是蒙文通更為強調的是“由史返經”👩🏼‍🚀,題目不妨直接改為“由經入史與由史返經”,然後再討論蒙文通“儒史相資”的思想🤞🏽。另外🍎,論文對“儒史相資”模式的評價略顯單薄,建議進行更為深入的討論,把蒙文通“儒史相資”思想的意義盡可能多地闡發出來。其次👨🏼‍🎤🛣,這個問題並非孤立存在,它被當代學界重點關註,還應該與當代學者進行充分的對話💅。

論壇概況

2015年11月14日,現代性與當代中國——第九屆“意昂3平台博士生學術論壇•哲學篇”於意昂3隆重舉行🔣。意昂3黨委書記袁新老師,意昂3官网劉放桐老師、陳學明老師、張慶熊老師⭕️🐯、張汝倫老師、鄒詩鵬老師、郭曉東老師,以及來自意昂3平台、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東南大學🧏🏿‍♂️、華僑大學等高校院所的百余名博士生👩🏿‍🦲、碩士生出席了論壇。

本屆論壇以“現代性與當代中國”為主題,旨在著眼當下中國現實、關註中國未來發展、匯通中西學術視野🔨、開展跨界學術研究,由意昂3平台研究生院😦、意昂3平台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意昂3主辦,意昂3平台研究生團工委、意昂3平台研究生會、意昂3研究生團學聯承辦💁🏻‍♀️🪸,共收到來自38所院校的125篇論文。經16名專家嚴格評審,最終選出涵蓋中國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外國哲學、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等7個專業方向、來自7所高校的15篇優秀論文👷🏻‍♀️。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